通知公告
我院2019-2020-1学期教授开放课程选课通知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19-10-11 浏览次数:
各班级: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开放研究课程”是由我校教授面向本学科或相近学科为本科生开设的小班式选修课,通过学校知名教授利用课堂向学生展示其科研团队、研究室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技术与方法、及相关领域世界前沿的最新科研动态与研究技术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基本要求,了解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及其与各课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崇尚学术,激发学生对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学生选修开放研究课的学分,计入专业拓展教育本专业推荐选修课学分,也可计入创新创业选修课学分,每位学生选修总计不能超过2门。
本学期我院 “教授开放研究课程”如下表,请有兴趣的同学积极选课,请需要选课的同学在2019年10月18日下午5点前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微信小程序报名(扫描后进入报名界面,点击“立即报名”即可开始报名)。选课后如想退选,也可在截止日期前通过小程序取消报名。
如有疑问,请咨询84395323汪老师。
本学期我院开设的“教授开放研究课程”如下所示:
开课教师 |
职称 |
课程名称(中英文) |
学分/学时 |
面向专业/年级 |
课程编码 |
丁艳锋、丁承强 |
教授、副教授 |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专题
|
1/18 |
大农类2至4年级 |
CROP4102W |
马正强 |
教授 |
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前沿 (Frontiers in Crop Functional Genomics) |
1/18 |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金善宝实验班(植物生产类) |
CROP4215W |
吴玉峰 |
教授 |
高通量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分析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for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ata |
1/18 |
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三、四年级 |
CROP4210W |
李艳 |
教授 |
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 |
1/18 |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 |
CROP4212W |
王春明 |
教授 |
基因型检测及其基因组学应用(High-throughput Genotyping in Genomics) |
1/18 |
大农学类 |
CROP4202W |
鲍永美 |
教授 |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机制研究进展解读 (Understanding of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plant and pathogen) |
1/18 |
农学、种子、植保和园艺专业二、三或四年级本科生 |
CROP4303W |
亓增军 |
教授 |
植物染色体工程进展 (Advances in plant chromosome engineering) |
1/18 |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金善宝实验班(植物生产类)、园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草业等2-4年级 |
CROP4207W |
刘玲珑 |
教授 |
作物育种理论和技术前沿 (Frontiers in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crop breeding) |
1/18 |
农学、植物实验、种子、草业、园艺、茶学、植保等植物生产类专业大三、大四本科生 |
CROP4216W |
钱虎君 |
副教授 |
种子产业化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seed industrialization) |
1/18 |
种子、农学、园艺等农学类专业/3年级 |
CROP4304W |
邹保红 |
副教授 |
植物耐逆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Clon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lant Stress Gene) |
1/18 |
大农学类专业本科生,不限年级 |
CROP4305W |
课程简介: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专题》 :本课程围绕作物生产前沿,精选理论与技术方面的6个重点问题,以讲座和互动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每个讲座分别围绕以下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发展概况与展望、中国现代作物生产核心技术、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与调控、作物营养品质改良的生物学基础、作物同化物的装载与卸载、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与技术。
《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前沿》 :课程共18学时,从农业发展对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需求入手提出问题,系统总结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历史及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产量、抗病、养分和株型等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成果。同时,深入分析我国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长远目标。
《高通量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分析》 :高通量测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可以从基因、转录、调控、表观修饰多个层级在全基因组水平研究复杂的生命现象。针对我校各个生命相关研究广泛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但学生相关技能匮乏的现状,本课程拟介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分析原理。着重通过具体的实例与服务器操作,使学生初步掌握高通量数据的生物信息分析技能,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功能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是在基因组学基础上发展的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它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应用新的实验手段,通过在全基因组(genome-wide)或系统水平上动态(dynamic)、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及基因间的关系(interactions)。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组序列变异分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互作、基因功能研究、突变检测、及比较基因组学等。本课程在讲述基本概念和技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阅读和理解科研论文。
《基因型检测及其基因组学应用》 :1 介绍基因型检测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用微卫星(SSR)、单核苷酸多态(SNP)等遗传标记,进行QTL分析和基因定位;
2 高通量基因型分型技术在QTL分析、关联分析、基因快速克隆和基因组选择的应用。
3介绍GBS测序文库的构建方法,上机测序过程以及基本的数据处理流程,以及GBS在作物育种中应用。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机制研究进展解读》 : 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与病原物互作机制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并以拟南芥、水稻、小麦、大豆、棉花以及园艺作物等的主要病害为例,系统解读了这些病害植物与病原物互作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植物染色体工程进展》 :植物染色体工程是有计划进行染色体增、减或结构重排,以达到定向转移、定位、克隆和利用外源目的基因进行植物品种改良或物种创新的科学。高效诱致、准确鉴定和充分利用染色体变异体是染色体工程的核心研究内容。我校细胞遗传研究所开展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30多年,取得了突出成就。本课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染色体工程与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在染色体诱变和鉴定技术开发、染色体基因组学以及外源目标基因定位、克隆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旨在让学生了解本领域最新研究前沿,掌握高效的染色体诱变和鉴定技术,结合针对性实验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推动染色体工程技术用于更多植物研究和改良。
《作物育种理论和技术前沿》 :作物育种理论和技术前沿,主要讲授作物育种学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理论和技术创新。包括基因组编辑、倍性育种、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杂种优势固定、分子设计育种、基因污染等。该课程将作为农学、种子和植物实验专业必(选)修课《作物育种学》的平行课程或后续延伸,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升学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种子产业化研究进展》 :种子产业化是以科技为先导,以品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资金效益为中心,通过对种子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模生产、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进而形成新品种的选育、推广,种子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系统。课程介绍种子产业化的涵义、种子产业化理论、种子产业化模式,研究方法,系统介绍种子产业化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
《植物耐逆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自然界中的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遭受各种各样的逆境胁迫伤害,胁迫不仅造成大量作物减产,并严重影响各种农产品的品质。因此研究植物在不良环境下生命活动的规律,克隆并研究耐逆基因的分子调控机理不仅有助于全面和彻底地了解植物正常生命活动,而且可为耐逆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指导和优良抗源。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逆境及逆境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方法与策略及最新进展,并系统解读植物耐逆研究的最新进展。
威尼斯论坛wnsr
2019年10月11日